翻译专业的同学有哪些比较对口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呢?接下来我以个人的经历和见闻为例做个分享,希望给迷茫中进行抉择的翻译专业同学一些参考。
一般而言,翻译专业比较对口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很多集中在有海外业务的大型科技企业中,比如IT行业的字节跳动、小米和腾讯等,这是因为有海外业务的企业自然有对外交流的需求。而高科技企业则更多地会强调翻译岗的作用,比如华为就成立了专门的翻译部门,用以标准化海外宣传的产品语言。所以这一类的企业翻译实习和工作是更加对口的,福利待遇也相对更好,因为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确实很锻炼人。
以我个人为例,我曾在字节跳动的语言中心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需要同时做很多事。比如,我每周会被分配四五千字的笔译审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审校一般都是基于公司内部的翻译软件进行译后编辑,字节开发的翻译软件是火山翻译。这是因为互联网企业非常强调数据安全,因此翻译的时候绝对不能用外部的机器翻译软件。也正是这个原因,字节自建了术语库并且耗费了一定的人力来不断完善。我实习的时候,部门里其实蛮希望我懂一些翻译技术的东西,但很遗憾我的所学都偏实践,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建议正在学习翻译的同学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多学点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AI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复合型的人才会更容易得到企业的青睐。
除了做笔译,我还偶尔需要做同传。同传的难度很大,因为刚接触IT领域,不懂的术语太多了,需要做大量的译前准备,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完全要从零开始,光是术语查证就得花掉很多时间。同传的形式一般是两个译员单独在一个会议室提供远程服务。这也是疫情之后兴起的一种同传形式。此外部门里的同事平日里也会聚在一起练习口译,素材都是新鲜出炉的会议材料,非常实用。第一次做同传会很紧张,很担心讲者不按ppt上的内容来。但怕什么来什么,讲者一般都会自由发挥一些,而且是很硬核的内容,所以基本上就没什么能翻的了,好在同伴会很给力,当然这也是他们大量实践的结果。听他们讲,好多会议是和美国的同事一起开,所以时间都在半夜,高强度地工作一两个小时,晚上都亢奋得睡不着。
此外,这些大厂里还有一类职位非常适合于翻译专业,那就是技术文档工程师,我们部门里有一个同事平日里所做的就是技术文档写作,平时也不怎么在工位看到他,因为他常常要到其他部门协作完成技术文档的撰写,一般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他的工作也比较辛苦,经常会加班。
但话说回来,大厂里工作的有哪个不加班呢?就连实习生也总是需要用额外的一些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哪个部门似乎都不例外。
总结一下,大厂的工作确实有非常光鲜亮丽的一面,以字节为例,办公楼里各类设施齐全,伙食更是没得说,食堂免费还有无限量供应的零食,甚至还可以免费叫各种外卖。大家每天也能接触到很前沿和新潮的互联网资讯,但与此同时,工作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对着电脑忘情地工作,社交的范围比较局限,多集中在部门内部,时间长了多少也会有点压抑。
对我来说,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留下来,但回头看看觉得也挺庆幸,能在字节锻炼自己是一件幸运的事。最终离开了高强度工作的互联网行业也同样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工作和生活在我的观念里还是尽量平衡一些比较好。对于想进大厂的翻译专业同学来说,这是个好机会,也很有挑战,从长远来看,建议还是结合自身规划、家人等因素做全面综合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