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院寻梦 预见研途——高级翻译学院研招进行时
一、学院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以下称“天外高翻”)成立于2012年6月,是培养学术型同声传译方向硕士和专业型翻译硕士的教学单位,目前拥有2个学术型翻译硕士专业和9个语种16个专业型翻译硕士专业,在校中国研究生721名,还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天外高翻以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家战略为引领,对接学校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博士特需项目,积极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学校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和应急外语服务两方面的优势特色,培养能够胜任中央文献、中国文化、中华学术外译和应急外语服务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并形成翻译人才硕博贯通培养。


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服务保障工作
依托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建的十余个实习实践基地,天外高翻于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完成“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英译,建党百年之际参与完成“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和《中国共产党简史》英译,此外,近年来还承接《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中央文献英译任务,不断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做出新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英文版


《中国共产党简史》英文版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第一卷)英文版
同时,天外高翻主动顺应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时代要求,积极从事中国文化外译、中华学术外译等翻译实践,先后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文化概览》《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中国戏曲故事连环画丛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语言符号学》以及天津城市文化外宣项目《今晚报》海外版等的英译工作,为架起“文明互译”之桥,走好“文明互鉴”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翻译人的智慧和力量。




《中华文化概览》英文版、《今晚报》海外版、《中国戏曲故事连环画丛书》英文版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英文版、《语言符号学》英文版
天外高翻依托多语种优势和翻译特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发起成立京津冀高校翻译教育共同体,推动京津冀高校翻译事业协同发展。承担天津市对外交流活动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多语种翻译任务,是市外办、团市委和天津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际活动所信赖的主力军,获评“语言服务教育特色院校”。

高翻学子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供语言服务

高翻学子为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提供语言服务
学院教师先后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天津市级以及部校共建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提供的智库建议得到国家部委领导重要批示,2022年获天津市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时,天外高翻积极推动“语言+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相继建立了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与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AI Lab)。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成立于2024年6月,是学校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学院依托天津国际语言服务中心与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与思必锐、传神、百度、华为等20余家头部企业及多所知名高校深度合作,组建高水平跨学科师资团队,聚焦“语言+技术”融合创新。学院开设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提示工程与译后编辑、大语言模型微调与训练等7门特色课程,全面推动课程共建与学生共育,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服务实战经验的“AI+外语”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部“双千”计划首批入库单位,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智能工程师、百度提示词工程师等权威能力认证考试,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学员已进入百度、字节跳动、完美世界等企业从事运营、本地化管理等岗位,为国家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与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嘉宾集体为“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揭牌
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AI Lab)构建起以四大中心为核心的智能语言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前沿AI技术支持,推动语言服务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实验室由智算中心、智译中心、数据中心与口译中心组成,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创新的技术矩阵:智算中心聚焦大模型训练,提供本地化部署与算力支持;智译中心配备TMS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全流程服务;数据中心整合超千万字符多语语料资源,支持语料构建与管理;口译中心引入智能平台,构建融合训练与实战的环境。实验室已为多项重大外事活动与学术交流提供技术支撑,并接待多批国内外代表团访问。实验室将持续拓展AI与翻译教学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提供坚实技术基础。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郭芃与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王飞、嘉宾集体为“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揭牌
天外高翻积极为国家输送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毕业生受到外交部、国安部、中联部、外专局、华为集团、联想集团等国家部委和企事业单位的好评,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在国内外知名学府攻读翻译博士学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
未来,本专业学位点将以十余年的卓越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打造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翻译智慧。
二、部分专业(方向)介绍
1、学术型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同声传译方向
该方向以指导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认知研究能力为切入点,从源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理念形成总体翻译观,为学生长期自主学习研究同传,提高同传实践能力夯实基础;将同传实践作为专业研究的目的,强调以同传实践为导向的同传理论研究,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同传实践问题的研究创新能力。
该方向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英汉双向同传交传技能;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研究同传本质规律并探索掌握符合自身总体条件的翻译方法基础之上,独立承担国际会议同传或政府部门高级交传工作。
主要课程:笔译理论与实务、口译理论与实务、学位论文写作、视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同时开设翻译研究方法、英汉对比与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服务概论、党政文献翻译等翻译选修课程。
日语语言文学 日语同声传译方向
该方向在日语专业基础课程和中国文化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交替传译、视译、口译、同声传译、中日关系、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日语言对比和日本政治与经济等课程,并进行科学、系统的同声传译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掌握同传技巧和方法,达到承担高级口译和国际会议同传水平。
主要课程:中日语言比较、当代日本研究、日本文化、中国文化史、视译、日中交传、中日交传、日中同传、中日同传、同传演练、会议同传、中日关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
2、专业学位硕士
英语笔译
英语MTI(笔译)方向遵循培养具备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学科理论素养翻译人才的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较强的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国际传播、政府外事、国际经贸、教育培训、高新科技等领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在侧重笔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强调应用型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方法的介绍,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学科意识。注重学生双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英语基本功的全面训练,同时辅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托学校翻译学科的资源优势,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联手,建立实习基地,供学生开展翻译项目和进行毕业实习。
主要课程:笔译理论与实务、翻译概论、翻译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笔译工作坊(实用汉英)、笔译工作坊(实用英汉)、党政文献翻译、英汉对比与翻译、文学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基础口译等。同时开设新闻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翻译批评与赏析、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服务概论、话语与翻译等专业翻译选修课程。
英语口译
英语MTI(口译)方向遵循“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学科理论素养”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较强的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国际传播、政府外事、国际经贸、教育培训、高新科技等领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在侧重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强调应用型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方法的介绍,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学科意识。注重学生双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英语基本功的全面训练。依托学校翻译学科的资源优势,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联手,建立实习基地,供学生开展翻译项目和进行毕业实习。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口译专家和知名译员为学生授课。定期邀请国内外翻译界权威人士举办翻译讲座。
主要课程: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笔译理论与实务、翻译概论、翻译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视译等。同时开设新闻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英汉对比与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服务概论、党政文献翻译等专业翻译选修课程。
日语笔译
日语MTI(笔译)方向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日语笔译人才。该方向采用授课、翻译教学实践、毕业实习等方式培养。授课环节由校内专业教师及校外业内人士联合进行,主要采用讲授、课堂讨论和发表、课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研究指导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良好的知识结构;翻译教学实践环节和业界联手,通过实习基地,供学生开展翻译项目和进行毕业实习。经过培养,使学习者能够达到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外事部门独立承担高级笔译工作的水平。
主要课程:跨文化交际与中日翻译、翻译概论、笔译基础、听译基础、文献翻译研究、高级笔译、中日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学前沿讲座、笔译实务、经济翻译、新闻翻译、文学翻译等。
日语口译
日语MTI(口译)方向为适应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和深化中日交流的需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日语口译人才为宗旨。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为先导,课程学习与口译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口译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培养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较高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会见、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口译实践,以提高口译实践能力。经过培养,学习者能够达到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外事部门独立承担高级口译工作的水平。
主要课程:跨文化交际与中日翻译、翻译概论、视译基础、听译基础、文献翻译研究、交替传译、高级视译、同声传译、翻译学前沿讲座、同声传译实践、经济翻译、文学翻译、新闻翻译、外事翻译等。
三、咨询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http://gsti.tjfsu.edu.cn/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922457103
邮 箱:gaofanfs@tjfs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