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
翻译硕士点招生简介




外国语学院概况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成立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以民航英语教学研究为特色的二级学院,现有翻译专业硕士(笔译)学位授予点一个。学院秉持“服务社会发展、突出民航特色”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国国情、通晓国际民航规则、熟练掌握汉英翻译技能,具有良好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近三年来,学院教研团队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下的中国民用航空特种英语测试系统效度研究),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民航英语和翻译教材、专著30多本,并承担了10多项中国民航管理和运行标准的翻译工作,在国内民航翻译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翻译硕士学位点简介
翻译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8年获批,2019年开始招生。学位点的宗旨是:立足民航,服务社会。学位点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民航院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设立。学校拥有民航核心专业学科群,覆盖民航运输各领域,民航资源丰富,有着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独特性质。学位点设在外国语学院,其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位点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部门的要求进行建设;并依托行业和学校优势;突出翻译硕士专业“翻译+民航”人才培养特色。
学位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并坚持以民航翻译基本理论研究、民航翻译工具开发,以及翻译理论与应用更加适应民航、航空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研究为核心目标;从而培养具有鲜明民航特色和职业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






翻译硕士专业介绍
(专业学位055100)
翻译硕士(MTI)学位点于2019年取得授予权。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语言服务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的国际化民航翻译人才。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较为系统的语言和翻译专业知识,精通英汉翻译技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拥有较强的国际民航文献翻译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服务职业素养。在服务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发展需求的同时,重点满足民航领域对高级专门翻译人才的需求。








翻译硕士培养目标
在MTI的培养方案中,我们明确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需要,特别是四川等西部地区和中国民航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翻译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具有鲜明民航特色和职业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以满足我国民航业以及四川等西部区域运输、维修、制造、培训、管理等多个领域对专门化翻译人才、高级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




科研平台和实践创新基地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智能化航空语言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建设了包括航空汉英平行语料库、翻译语料库在内的多个高质量航空语料库,助力翻译教学与科研的数据化和智能化。并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ICAO英语数字语言实训室、笔译实验室多个现代化语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优渥的科研和实践环境。学院还建有校外翻译实习基地6个。其中3个为依法注册的翻译公司,开展翻译及相关业务长达7-15年,购置有Deja Vu、TRADOS、MemoQ、YiCAT等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各种翻译工具书,为MTI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机会。另外3个为民航空管单位,为MTI学生提供民航相关岗位见习实践机会,熟悉民航相关部门工作,培养学生民航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MTI学生了解行业和未来在民航相关单位就业奠定基础。


此外,学院与校内相关单位或科研团队共建校内民航英语翻译与民航英语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为MTI学生提供民航英语翻译、学术讲座翻译、民航英语和无线电陆空通话课程教学等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MTI学生翻译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




师资力量
学位点师资力量强,现有研究生导师21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5名。其中博士6名。多名教师有在国外学习、工作和访学经历。外聘行业导师10名,均具有丰富的民航翻译领域从业经验。自2019年开始招生以来,已经培养了100多名民航翻译专业人才。
黄德先,男,博士,教授,长期从事翻译理论研究、民航翻译研究,具有丰富的民航翻译实践。承担并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全国科技名词委项目、民航总局民航教育培训项目、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项目等多项。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上海翻译》、《外语研究》、《中国科技翻译》、《外国语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什么是世界文学?》、《冲上云霄:大型喷气机的飞行》、《非此即彼》、《中西翻译简史》、《英汉笔译基础教程》、《民航翻译理论与实务》等(译)著10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民航翻译》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负责人。
郑丽,女,西南财经大学文学硕士;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民航飞行人员及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题库专家/考官及评分员;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民航翻译研究所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翻译、民航英语教学与测试。承担过多种机型飞行员初训与复训的飞行翻译口译工作、翻译了多种机型飞行手册、EBT等,近三年翻译量35万字。目前正在着手的翻译和科研有:M2机型的OM,AFM及QRH手册翻译、FEMA系列手册翻译、国际民航热点追踪翻译以及航空双语(英汉)语料库的建设等。
申卫华,女,副教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中飞院语言专家组成员;ICAO考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民航英语翻译,精神分析。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主编专著及教材5部;发表论文16篇;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两门;主持省级一流课程一门(《飞行英语阅读》)。曾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学院教学质量及建设奖。多次参与民航类手册和书籍的翻译工作;与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签订长期翻译合作协议。
陈华妮,女,教授,硕导;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语言能力测试考官、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考官;中国民航美中航空合作项目(ACP)口译员,德阳社科评审专家,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负责人,四川省一流课程负责人。
汪洋,男,副教授,硕导;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语言能力测试考官、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考官;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德阳市社科评审专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学督导专家,优秀人才储备库人员。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目录

其他事项
考生在报名考试及复试录取各阶段注意浏览我校相关网站。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https://grs.cafuc.edu.cn/info/1023/2768.htm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大纲:https://grs.cafuc.edu.cn/info/1009/2771.htm
研究生院网站:https://grs.cafuc.edu.cn/index.htm
外国语学院网站:https://sfl.cafuc.edu.cn
END